亲职系列12 —— 预备上学去

(02/2023 修订内容)

当孩子两至三岁时,家长可考虑送他们上幼儿园或幼稚园接受学前教育。除了选择一所合乎理想的学校外,家长也要在家中作好准备,帮助幼儿适应学校的生活。

如何选择幼儿园或幼稚园

很多人以为选择幼儿园或幼稚园需要考虑课程能否衔接小学,选校时侧重了学科上的要求。其实学前教育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启发性的环境,因应孩子的发展,帮助他们在社交、情绪、认知、体能等各方面,得到适当的培育。幼儿园或幼稚园是一个让孩子初步学习群体生活的理想地方,孩子只有在充满轻松气氛的环境中学好合群和守规,适当地表达情绪和与人沟通,日后才会愉快地学习。

  1. 师资及人手比例

    教师/幼儿工作员须有认可的训练及资格,为人亲切,并喜爱与孩子接触。政府已立例规定人手的比例。每位教师/工作员所照料的幼儿数目越少,幼儿的需要便越容易得到照顾。

  2. 课程的设计

    课程应注重从游戏及探索中学习,并要配合孩子的年龄和发展。例如四岁前的孩子,在小肌肉发展方面还未具备书写能力,若学校过份要求孩子写字,只会为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压力。

  3. 学校的环境及设备

    学校要有安全、卫生的环境及宽敞的活动空间,同时要保持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学习及活动的设施要充足,并切合孩子的发展需要。

  4. 校址与住处的距离

    选择邻近的学校,可免幼儿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若需乘搭交通工具上学,家长便要作出妥善的安排。

    家长为孩子报读幼儿班之前,可先依据以上各点,听取该校一些家长的意见;也可以亲自到学校参观,作实地观察,或向教职员查询。选好学校后,家长便可安心地让孩子上学。

上学前的准备

幼儿在上学前习惯了家中熟悉的生活方式,一旦因上学而要与自己亲近的人分离,走进一个陌生的环境,跟从新的指示和规律,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为了帮助孩子能顺利地适应,家长可考虑在开学前数月,做好以下的预备功夫:

  1. 鼓励孩子学习自我照顾

    让孩子学习自己穿衣服、收拾、上厕所等自我照顾的技巧,可增强他的自信心,帮助他适应较独立的学校生活。

  2. 在家中建立简单的常规和规律的生活

    在家中订下简单的常规,让孩子学习跟从指示,接受活动的转换。家中各人亦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习过有规律的生活。

  3. 进行静态活动

    平日多与他进行一些静态活动,例如:听故事、画图画、做黏贴等,让孩子习惯静下来安坐一会。

  4. 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若孩子平日很少机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特别是独生子女,可以多带他到公园或游乐场,与邻居的孩子玩或参加小朋友的生日会等,学习分享与轮候。

  5. 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的焦虑

    孩子可能不习惯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分开而产生焦虑。为了消减孩子在开学时的焦虑,令他不用担心你会在上学时留下他不顾,家长可在平日尝试与孩子作短暂的分离。

    • 先为孩子选择一个他喜欢亲近的人作保姆;当孩子投入与保姆一起进行有趣的活动时,才与孩子道别。在道别时一定要说明你在什么时候回来,虽然孩子没有准确的时间观念,但是你可把时间联系到一些活动或常规,使他明白,例如:「你吃过饭后,妈妈就会回来了。」 你一定要遵守诺言,依时返回。初时你可尝试离开他数分钟,然后慢慢加长时间。你也可以留下你的一些物品(例如是外衣) ,吩咐孩子代你看守至你回来,这样才能建立孩子对你的信心。
    • 平日要避免以「不要你」、「不许你回家」或「不听话就叫老师罚你」等说话来恐吓孩子,令孩子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或对学校的反感,更可能导致他有拒绝上学的行为。
  6. 让孩子认识有趣的学校生活
    • 带孩子到附近的幼儿中心或幼稚园走走。你可带同他一起送兄姊上学,顺道到访学校,让他先有一些学校生活的概念。也可通过看图书及说故事来介绍有趣的学校生活,引起他有上学的盼望。
    • 在开学前,让他熟习上学的路程。也可让他在家中试穿上新的校服和背上新书包,玩假装上学的游戏。
    • 出席迎新会或迎新周,是一个让孩子熟习校内环境和人物的好机会。孩子可尝试使用校内的设施和玩园内的玩具,并接触老师。这样不但能减轻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还可增添他对学校的好感。
    • 预备陪同孩子去适应上学。可能的话,在职的家长可以向雇主预先申请一段短假期。有些学校会容许家长在迎新周(由数天至数周不等)陪同孩子一起在课室中上课,陪伴的时间会逐天缩短,让孩子慢慢适应与家长分离,进而投入学校的群体生活。

纵使家长已作好上述的准备,仍须预计孩子在开学后会因未能习惯新环境而产生小问题(例如:争玩具、哭闹、坐不定),并且会有不安的情绪,或倒退的行为(如遗尿、像婴儿般缠着你),这些情况都是常见的,毋须担心。家长需与老师紧密联系,了解孩子上学的情况,并与校方合作,适当地处理他的需要,为孩子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去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