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4 — 四至七个月大婴儿的发展

(02/2023 修订内容)

当宝宝四个月大时,你和宝宝都已适应了日常的生活模式和规律,宝宝亦会因此而增加了安全感。在这段时期,宝宝可以协调种种体能和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使动作更有目标(例如用手拿起跟前的摇铃把玩、摇动或探究)。这时宝宝较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要求,亦会经常地表现出他的喜恶。他喜欢与人交往,见到任何人都会微笑,甚至逗人玩耍。到了六个月大,宝宝会明显地依附着你或其他经常照顾他的人,而且开始会把你和陌生人区分,并会对陌生人产生焦虑的感觉。所以在这段时期,由固定的人来照料宝宝,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帮助他建立稳固的安全基地,令他更有信心去探索这个新奇的世界。

满七个月的婴儿可以有以下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

  • 会翻身。
  • 俯卧(即趴着)时能用手掌撑起头部和上身。
  • 能用手支撑身体而坐,或不用手支撑也能坐一会儿。
  • 当被扶持站立时,宝宝可用双脚来支撑自己的身体。
  • 伸手捡取物件。
  • 用双手拿物件把玩。
  • 把物件从一只手交到另一只手。
  • 会把五只指头凑在一起来捡起细小的物件。
  • 把玩自己的脚,还会将脚趾放进嘴里。

视觉

  • 喜欢色彩缤纷的图画。
  • 从远处(数尺或1至2米外)也能认出孰悉的人。
  • 视线能迅速流畅地随物件移动。
  • 会注视及追随近距离(30-40厘米)的细小物件(如朱古力豆)。

听觉

  • 照顾者在房间的另一角说话也会引起他的注意。
  • 能别个头来找出从旁边发出的柔和声音。

语言能力 

  • 对别人的叫唤作出回应。
  • 能从声调分辨人的情绪(例如对愤怒的声调感到害怕) 。
  • 开始牙牙学语,发出「巴巴」、「打打」等声音(但没有意思的)。
  • 模仿成人发出的声音。

社交和情绪发展  

  • 爱依附着妈妈或经常照顾他的人。
  • 开始对陌生人产生焦虑。
  • 对镜子里的影像感兴趣。

认知发展

在这段时间,宝宝会不断地吸收外界的讯息,并将所学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其中一个宝宝开始掌握的重要概念,便是「因果关系」,比方他会发现摇动摇铃,可以令它发出声音。宝宝知道他能够令有趣的事情发生,于是便会乐此不疲地作种种尝试。

此外,宝宝还会开始掌握「物体恆存」的概念。宝宝一直以为看不见的就不存在,所以如果你把玩具藏在一块布下面,宝宝会以为玩具消失了,根本不会去找。可是,现在他开始明白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藏起了的玩具并没有消失,他更会尝试去追寻。掌握物件恆存的概念对建立安全感相当重要,因为就算看不见你,他亦会明白你仍存在。

  • 喜欢重复地令玩具(如摇铃)或其他物件(如钥匙)发出声响。
  • 对「躲猫猫」游戏(先用手或毛巾遮着自己的脸,一会从后出现)感兴趣。
  • 会寻找被遮住一部份的物件。

促进宝宝的发展

四个月大的宝宝爱与人交往,应把握这机会让他与你或主要照顾他的人建立稳固的依附关系,使他更有信心接触及探索这个世界。因此不要随便转换保姆。经过这几个月,宝宝的脾性/气质已比较明显。每个婴儿的脾性/气质都不同,所以你需要花些时间了解他的特性,才能找出最适合你们的活动和沟通方式。

你可以做的:

  • 给宝宝每天有数次不同的体能活动:
    • 在清醒时每天让他有至少30分钟的俯卧时间 (Tummy time) 。
    • 当宝宝俯卧(趴着)时,你可借助有趣的玩具来吸引他,哄他抬起头、挺起胸膛。
  • 帮宝宝练习坐下来和学习平衡。你可以扶扶他或让他靠着枕头坐。
  • 避免让孩子久坐。坐婴儿车、高餐椅或使用背带的时间,每次不多于1小时。
  • 利用色彩缤纷的玩具放在宝宝跟前,诱他伸手触摸。
  • 经常对宝宝说话,重复他发出的声音,并鼓励他模仿你的语音。
  • 避免让宝宝接触电子屏媒体。

你可以选择的玩具:

  • 用不同物料制成、色彩鲜艳或会发声的玩具,例如摇铃,可吸引宝宝用手玩。
  • 不易破碎的镜子,让他观看镜中影像。
  • 色彩缤纷的图画;用布、硬咭纸或塑胶制成的婴儿图书,跟他一起看看、说说。

你的宝宝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发展速度。以上资料只作为婴孩在发展上转变的参考。即使宝宝在某方面的发展进度与上文不同,只是表示他可能在这些方面需要多点关注,家长亦不必过份担心。

如宝宝有以下情况,应请教医护人员:

宝宝已七个月大,可是却:

  • 很少舞动四肢或四肢活动程度并不平均。
  • 用自己的手撑着也不能坐一会儿。
  • 扶他站起时,他完全不会用双脚支撑身体。
  • 不会伸手捡取及握住物件。
  • 无论远近,视线都不会随物件移动。
  • 一只眼或双眼经常望向内或外(斜视)。
  • 对别人的叫唤没有反应。
  • 听到声音时不会转过头去寻找声音的来源。
  • 什少或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如果你对宝宝的发展有任何疑问,请向母婴健康院、家庭/儿科医生或有关医护人员查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