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抢玩具和打人,应怎样处理呢?

(影片上传 05/2013)

剧本

五岁前的幼儿自制能力仍然较弱,他们尚未学懂如何解决问题及未懂得考虑别人的想法或感受。他们会用打人或抢玩具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亦会在受到挫折或不开心时,攻击别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父母应制造多些机会,让他学习与小朋友相处。我们可以:

  • 事先与孩子协议和小朋友玩耍的规则,例如:「要轮流玩」、「要爱护小朋友」等,并说明不守规则的后果就是「把玩具拿走一分钟」或「去冷静一分钟」。
  • 若孩子友善地与人玩耍,便称赞他。
  • 若孩子玩耍时打人,即时阻止他:「停手!」提醒他要守规则。

如果孩子未能停止应该怎样处理?

  • 若孩子仍未能停止,你便要提醒他不守规则的后果。可将他带开至另一边,并要他冷静下来一分钟,期间不给他任何注意。
  • 他安静地待上一分钟后,可让他再参与游戏,提醒他要守规则。
    可引导他想想:「你想玩那个玩具,应该怎么办?」「对了,你可以去向小朋友借。」或者说:「用你的玩具与小朋友交换或是等他玩完你才玩,都是好主意。」
  • 若他可跟小朋友和气地玩时,便要称赞他。

假如孩子们各不相让,又大叫大嚷时,怎么办?

如果你在现场,但看不到事件发生的经过,便不要妄下判断,偏袒某方而命令一方退让。孩子不会就此学到与人分享和解决问题。要把他们分开,先让他们各自冷静下来。跟着用客观的态度,引导孩子去讲出他们为何争执。切忌早下判断,只须向他们表示明白他们的感受:「你们大家都很想要这件玩具,觉得非要抢到手不可,是吗?」再引导他们去想想有没有其他可行又不伤害对方的解决办法:「这样各不相让,大家也得不到玩具,大家也不开心。倒不如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其他办法吧。」例如:「要轮流玩」、「要与小朋友一齐玩」等。达成共识后,再表示欣赏他们能够用心去解决问题。

要紧记,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时,不要纵容孩子,要用坚定有效的方法,令他学到粗暴待人的后果。惩罚只是暂时压止该行为,最重要的是有适当的教导,去帮助他们依正途而不是用打人去解决问题,避免他们把「打人」变成习惯。更不要用体罚来管教他,免得他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