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

情緒控制能力有部份源於孩子天生的性格,但父母怎樣與孩子溝通亦會改變他這些能力。因此,專家鼓勵父母從旁引導孩子去認識及控制情緒,作孩子的「情緒教練」。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的追蹤調查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孩子抗逆力較強、專注力較高、自控力亦較好。孩子的情緒由初生時期便已開始發展;父母可以隨著他們的年齡提供不同的引導。先讓嬰幼兒學習辨識情緒,到兩歲以上逐漸學習表達感受,約四歲開始學習控制情緒。

要成為孩子的情緒教練,父母要緊記一些原則:

  • 抱著不批判的心情觀察和聆聽孩子的需要,讓孩子感到被了解及認同
  • 鼓勵孩子表達內心,不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把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刻看作為情緒教育的珍貴機會
  • 凡事要以孩子的安全為先;若孩子的情緒表現會帶來危險(例如孩子爬上窗台哭鬧、搥打自己或別人),父母應立刻阻止他的行為,並把他帶離危險的環境
  • 良好的典範勝過千言萬語;在處理孩子的情緒前,父母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辨認情緒

嬰兒也有一些簡單直接的情緒(例如滿足、痛楚)跟成人大致相同。雖然不懂如何用語言表達感覺,但他們與生俱來賦有以面部表情和聲線去表達情緒的能力。當孩子表露情緒時,父母可以清楚地說出他們的感受,例如「傷心」、「開心」、「不舒服」等,讓孩子逐漸認識這些情緒字詞及相關的感受;同時亦可透過模仿孩子的表情動作,讓他們了解在經歷不同情緒時的模樣。當孩子開始對玩具產生興趣,父母可以留意他們玩時的情緒反應,加以描述。例如在孩子弄丟玩具,露出煩燥的表情時,可以說『玩具跌了,好「忟憎」嗎?』

父母亦可透過遊戲,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讓他們體會平日較少接觸的情緒,例如害怕。跟孩子進行親子共讀時,我們可以透過故事的角色讓孩子了解其他人的情緒,例如「大象媽媽不見了,象BB驚驚周圍望」,再指著書中象BB害怕的樣子,幫助孩子學習辨認各種情緒。

表達感受

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可以教導他們用手勢來表達感受,例如以拍拍胸口代表害怕。孩子的語言表達在一歲至兩歲會有明顯的進步,兩歲後可以有較豐富的句子;不過,內心感受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孩子仍需要父母提供各種機會去學習用語言表達情緒。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用問題引導孩子用言語形容感受,例如是非題:「你是不是覺得害怕啊?」或開放題:「你覺得怎樣啊?」

父母亦可透過親子共讀學習表達感受,以剛才「象BB不見了媽媽」的故事為例,父母可以問孩子:「上次在超級市場迷路,你有沒有覺得驚啊?」把人物的感受與孩子的經歷聯繫起來,從而強化孩子對情緒的了解,並提供更多機會練習情緒字詞。父母亦可以把握這個機會簡單地教導孩子如何處理情緒,如「當時你怎樣做?」「有哭嗎?」「你留在原處好棒,媽媽很快找到你便無事啦 !」。

有些孩子沮喪或緊張時會食慾減少、不願交談、表示自己頭痛、發惡夢等,而未必懂得告訴成人;父母若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或徵狀,可以多留意他近來的經歷及情緒表現,並抽些時間與孩子交談。透過專心聆聽和給予接納,父母能讓孩子明自表達情緒是正常的。當孩子漸漸多說出自己的感受,父母要給予關注及鼓勵。研究指出,能夠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已經有助舒緩情緒。

自己調整情緒

四歲的孩子開始學習自我控制和調整想法,這時父母可以教導孩子控制情緒。開始時,父母可以主動幫助孩子舒緩情緒:一些動作如輕拍他的肩、背部、摟抱,或是讓孩子抱著自己心愛的毛公仔、小毛巾,都有安撫情緒的作用。父母亦可以教他一些放鬆心情的方法如深呼吸、聽音樂等。

父母可嘗試問問他「今天是不是發生甚麼事了?」在孩子的話語中找出他所經歷的事件、想法及行為。例如孩子的書本被小朋友撕破了(事件),他覺得很難過(情緒),因為他覺得朋友不喜歡他了(想法),於是孩子明天不願上學(行為)。針對孩子的想法,父母可以引導他對事件作出另一種解讀,例如會否是小朋友今天心情不好?找出一些孩子亦同意的可能性後,鼓勵孩子親自去引證這個解讀,例如協助他親自問朋友。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可以學會自我反思及用情緒宣泄以外的方法解決問題。

孩子在遇到一些陌生或是會令他緊張的事件前,父母可以花一些時間向他描述即將發生的事,幫助他預計會發生的事而減低情緒緊張。以孩子第一次見牙醫為例,父母可以簡單地說明牙齒檢查的內容,然後和孩子練習一下他將要做的事,例如讓他躺在床上張開口,用筷子輕輕碰觸他的口腔,模擬牙齒檢查。


當孩子漸漸長大,他有更多需要獨立面對的事情。父母要放手讓孩子體驗各種經歷,同時,亦要做孩子最有力的後盾 ─ 當孩子感到困惑、難以理解或控制自己的情緒時,父母會抱著不批判的心情聆聽孩子的想法;當孩子需要引導時,及時回應他的需要。這種親子關係將會受用一輩子。

Gottman, J. (2011).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Simon and Schuster.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臨牀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