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走了 –– 支援失胎父母走過哀傷歷程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1 ,2018-2020年間,每年均有過百宗胎兒死亡個案,亦有近15,000宗流產。為回應失胎父母的困難,政府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並於2019年落實增加流產胎安放設施。除了改善安葬設施外,對於流產家庭的需要,特別是準父母面對失胎的心理狀態,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因此,本服務特別邀請從事生死教育和哀傷輔導工作及培訓多年的田芳女士為我們撰文,分享她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文末亦附上一些相關的社區資源,讓醫護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士提供予需要專業介入的失胎家庭。

田芳
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名譽講師

試回答這問題:你認為「生命」從何時開始出現?是從精子與卵子結合一刻開始?精子卵子結合後成功着床的一刻?胎兒心臟完成發展並開始「噗通噗通」地跳躍的一刻?還是直至離開母體獨立存在才算?有機會的話,嘗試問問幾位身邊的朋友,你可能會發現:原來不同人對「生命」或有不同的看法。對於一些夫婦來說,「生命」甚至可以是從「對未來的憧憬」開始:在拍拖時彼此依偎着,溫馨地細訴大家對未來的構想時,或許都曾幾何時幻想過自己將來會如何組織家庭,甚至連孩子的名字也在說笑間想好了…… 

    

什麼是「生命」?這問題原來比想像中複雜。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生命」甚至乎不需要局限於肉眼所見的實體存在。因此,當「生命」失去時,我們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流產的經驗,對一些人來說,是於無形的失落、無聲的悲傷中,哀悼一個從沒有機會看見、親吻及觸摸的孩子;失去的,不只是胎兒,更是一次懷孕和生產的機會、一個為人父母的夢想、一個建立理想家庭的願望。在我們的社會,婦女懷孕後的首三個月內大都不向外界公布,生怕胎兒「小器」,所以遇到流產時,難免只有失胎父母二人面對痛苦,而未必有人能作出適時的支持及陪伴。醫護人員以至不同的助人專業同工能在這過程中以同理心提供協助,有助他們走出陰霾。

面對失去胎兒,流產者需要的是耐心地走過哀傷的路程。如果他們及其伴侶的心路歷程能被明白,他們將更有能力去重返生活:

(一) 確認死亡的發生:明白死亡的原因

面對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我們第一個反應,往往是要理解事情為何發生,從而消化事件2。面對流產,失胎父母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他們同樣需要明白事情發生的原因,經歷一個「尋根究底」的過程。因此,提供相關的客觀資訊如流產的普遍性、有可能導致流產的因素(流產亦有機會沒有明確原因)、合適的醫療選擇、往後的醫療程序及身體反應等,加上醫護人員以同理心聆聽及理解失胎父母困惑的心情,是支援他們消化流產事實的重要一步。

(二) 理解「不被認可的哀傷」

不被認可的哀傷(Disenfranchised Grief)3是指一些不被社會認可的失缺經驗,喪親者既不能公開地哀悼,也得不到所需的社交支援,從而剝奪了喪親者哀傷的權利。有些人以為胎兒尚未成形,未可被視為「生命」,因而輕視流產對失胎父母的影響;一般親友的經典安慰說話如「唔使傷心,你哋仲後生,無咗就生過個啦......」,這也否定了失胎父母的哀傷需要。其實,不論胎兒周數、妊娠期長短,父母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難過及思念。當父母分享對胎兒的思念時,可以隨父母對胎兒的稱呼,如「BB」或胎兒的名字(若父母已為孩子改名)來回應;或在處理胎兒遺體前考慮父母的意願等,這有助肯定胎兒的獨立生命和父母的哀傷情緒。對於很多失胎父母來說,醫護人員一些貼心和細心的安排,例如:將孩子遺體的外觀盡量清潔整理好,可以的話讓孩子穿上合適的小衣裳,並容許充裕的時間讓父母與孩子道別等等,都會讓他們感到孩子的生命被尊重,自己的哀傷得到明白和肯定,並帶來很大的支持和安慰。

(三) 理解哀傷的經歷

哀傷旅程中,很多人都希望可以盡快「解決」問題,或是從哀痛中「康復」過來;但事實是,哀傷是人生中一次巨大的「轉變」,而我們不可能「解決」一個轉變,或是從轉變中「康復」。面對轉變,我們需要的是 ──「適應」。經歷流產,哀傷是正常和自然的反應,失胎父母需要一個過程,去學習適應失去了孩子的生活,應對流產所帶來的情緒困擾,和重新調整對生命、家庭、和不同事物的看法。

(四) 應對哀傷的情緒

根據學者 Margaret Stroebe 和 Henk Schut 所提出的哀傷「雙軌模式」(Dual Process Model)4,喪親家屬會經驗兩種狀態:一種是失落主導(loss-oriented)的反應,家屬會經歷哀傷情緒、懷念親人、不能集中精神工作、避開與人接觸等等;而另一邊就是復原主導(restoration-oriented)的反應,家屬會嘗試參與重返日常生活的活動,例如照顧年幼子女、處理家務、上班等。對於失胎父母,我們可以建議:一方面,他們可以哀傷、難過、流淚、又或靜靜地一個人去思念、回憶(失落主導);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嘗試逐步參與原先生活的部分,回復日常功能(復原主導)。當家屬重複經歷失落主導和復原主導的活動時,在這兩類反應間鐘擺來回的幅度和頻率會由喪親初期的極端強烈,逐漸變得較為緩和、中庸,這就代表家屬正漸漸地適應喪親後的生活。

(五) 關注男士的需要

經歷十月懷胎,繼而面對流產,母親的情緒固然會受影響,但父親的需要也值得關注。一般而言,身邊所有人的焦點大多集中在失胎媽媽的狀況,其伴侶聽到最多的說話是「好好照顧老婆/另一半」,失胎爸爸的情緒往往被忽略。雖然沒有親身感受小生命在體內成長的奇妙歷程,但在伴侶身邊,見證着肚子日復日變大,爸爸也與孩子建立了獨特的關係。失去孩子的哀傷、面對死亡的無力感、看見伴侶痛苦卻又愛莫能助的徬徨,再加上不善表達的特質,男士同樣需要身邊人的明白和支持來面對以上種種。男士未必習慣分享感受,傾向以功能性的方式應對哀傷(instrumental grief)5,因此為他們提供有用資訊(包括有關流產的資訊、常見哀傷反應、歷程等),肯定對方的情緒需要,並鼓勵他們以自己舒服的方式紓緩壓力(例如安排一些獨處時間進行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如做運動、攝影等),都是不可或缺的。

(六) 促進伴侶間的溝通

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情感,有時男士會傾向壓抑自己的情緒,選擇作支援者的角色,專注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而面對流產媽媽的哀傷,可能亦會感到不知所措。同時,女士在傷痛當中,有時未必再有心靈空間了解另一半所面對的情緒和壓力。況且在一段關係中,二人往往在情感表達和處理哀傷上有所不同(例如失胎媽媽可能會不停哭泣,而伴侶卻難以承載沉重的哀傷情緒,傾向盡快回復正常生活),有時或令彼此感到孤單和不被明白。鼓勵伴侶間多溝通、多表達,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哀傷方式、需要、以及對伴侶的期望,彼此的關懷和愛將成為面對哀傷的一份重要力量。

(七) 建立心靈聯繫

死亡雖然帶來肉體上的分離,但我們仍然可以與親人維持心靈和情感上的聯繫,這是喪親後常見的現象,也是文獻中「延續的心靈聯繫」 (continuing bond)6的概念。經歷流產的婦女,身體頓然失去了與孩子那份實質的連繫,往往會感覺若有所失,從「實體的聯繫」逐漸轉化成「心靈的聯繫」是喪親家屬需要適應的事情。生命縱然短暫,但透過宗教信仰、一些有象徵意義的儀式、小飾物,還有孩子的超聲波照片、手印和腳印、一小撮頭髮、屬於孩子的名字(如適用)、懷孕期間隔着肚皮互動的點滴回憶等等,都讓孩子成為父母生命的一部分,陪伴他們繼續走往後的人生路。

(八) 回復原先生活

當失胎父母逐漸返回原先生活的軌跡,他們需要面對不同的實際問題,例如:如何面對親友的問候?如何處理已準備的嬰兒用品?和父母討論及分享他們覺得合適的方案(例如:可先邀請信任的親友私下和身邊人交待情況;按父母的意願和步伐收拾嬰兒用品,有些人希望待自己的情緒稍為安頓,然後再決定如何處理,也有些人選擇交由身邊人幫忙等等),是幫助他們重返生活的重要一環。

(九) 反思人生觀

失胎父母或許會對因流產的經歷而反思自己的人生,例如:家庭計劃(「有孩子的家庭才算完整?」)、未來人生的規劃(「我一直以為『命運在我手』,但原來我根本不能控制生命」)、宗教信仰(「為什麼神要帶走孩子?我還要相信神嗎?」)、甚至對自我的看法(「其他女性生孩子都是順理成章的事,為什麼我不能?我是個失敗的女人嗎?」)等,都或多或少會經驗一些衝擊。他們需要一個重新探索的歷程,鼓勵他們看書、與人(包括有關宗教人士、同樣經歷失胎的同路人)分享交流,整理自己對生命的看法,逐步重建人生觀和價值觀。

(十) 計劃再次懷孕

因應不同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何時才適合再次懷孕並沒有劃一的時間表7:有些人可能希望越快懷孕越好,有些人則會經驗各種懷疑和憂慮的情緒,也有些人需要更長的時間去過渡哀傷。在準備再次懷孕時,流產者需要掌握自己身體上的情況,允許自己及伴侶有合理及足夠的時間空間去哀悼失去的胎兒,思考如何應對再次懷孕時的憂慮和不安情緒,分享彼此的想法,互相支持,讓伴侶二人逐步在身體、心理和關係各方面都準備好再次懷孕。

雖然過渡流產所帶來的影響並非易事,若失胎父母有醫護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士與他們同行,將有助他們過渡哀傷。

社區支援(排名不分先後)

如醫護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士發現家長的情緒受到明顯困擾而需要專業介入,可以聯絡以下社區資源尋求協助:

參考資料

  1. Health Statistics Division. (2019). Tables on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Services 2019. 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ttps://www.dh.gov.hk/english/pub_rec/pub_rec_lpoi/pub_rec_lpoi_thshs.html
  2. Rando, T. A. (1993).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mourning. Champaign, IL: Research Press.
  3. Doka, K. J. (1989). Disenfranchised grief: Recognizing hidden sorrow. Lexington: Lexington Books.
  4. Stroebe, M. S., Hansson, R. O., Stroebe, W., & Schut, H. (Eds.) (2001). Handbook of bereavement research: Consequences, coping, and car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 Doka, K. J., & Martin, T. L. (2000). Men Don't Cry, Women Do: Transcending Gender Stereotypes of Grief. New York: Routledge.
  6. Klass, D., Silverman, P. R., & Nickman, S. L. (Eds.) (1996). Continuing bonds: New understandings of grief. Washington, DC: Taylor & Francis.
  7. Miscarriage Association (n.d.). Miscarriage Association. https://www.miscarriageassociation.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