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全球170多個國家一同參與慶祝國際母乳哺育周。今年國際母乳哺育周的主題是「加速母乳哺育行動:從教育與支持」,意旨加強各界別之間的合作與支持,向市民大眾推廣母乳餵哺。
為響應「國際母乳哺育周2022」,衞生署於七月二十九日與醫院管理局、愛嬰醫院香港協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舉辦了線上慶祝活動,呼籲社會各界與政府攜手一同全力支持母乳餵哺。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後首六個月全吃母乳,其後開始添加固體食物,同時繼續吃母乳,直至孩子兩歲或以上。
《香港守則》推廣的良好銷售手法,適用於供三十六個月以下嬰幼兒使用的配方奶和相關產品以及食品。該守則向與嬰幼兒營養相關的界別提供指引,當中包括商戶、醫護機構、幼兒機構等等。
《香港守則》支援家長透過接收準確而不偏頗的市場資訊來選擇合適的嬰幼兒餵哺方式。以下文章解答一些經常出現關於母乳代替品的誤解:[資料來源: 愛嬰醫院電子通訊]
母乳含天然益生元和益生菌,有助嬰兒預防感染和發展免疫力。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証據顯示,於配方奶添加益生元和益生菌可達致同樣的效益。
衞生署母嬰健康院與醫院管理局轄下的產科部門一直緊密合作, 為婦女提供連貫的產前和產後服務。超過九成本地出生的嬰兒會在出院後兩三天於母嬰健康院登記並接受服務。因此,作為醫院的延伸,母嬰健康院肩負起支援初生嬰兒與父母開始和持續實行母乳餵哺的重任。為達至愛嬰醫療機構,衞生署於2016年6月,在其中三間母嬰健康院推行「愛嬰母嬰健康院」先導計劃。
於先導計劃下獲定名的三間「愛嬰母嬰健康院」分別為:
由於先導計劃的成效理想,衞生署於2021年3月亦已為另外五間母嬰健康院展開認證申請程序,以支持及便利母乳餵哺,包括:
醫管局在8間公立醫院產科部推行「愛嬰醫院」認證的計劃,至今已有六間醫院獲得有關國際認可成為「愛嬰醫院」。
私家醫院方面,港怡醫院亦於2019年加入「愛嬰醫院」行動。
1992年「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成立「推動愛嬰醫院委員會」,並於 1994年註冊為「愛嬰醫院香港協會」以提倡母乳餵養及保護母嬰健康。協會致力建設一個醫護及社會環境,讓父母及其他嬰兒照顧者作出知情選擇,以最佳方法餵養嬰兒。
除了提供愛嬰熱線諮詢服務、定期出版愛嬰電子通訊及協助醫療機構成為愛嬰機構。
UNICEF HK一直致力在港推廣、保護及支持母乳餵哺權益,幫助孩子踏出人生美好的第一步。自2015年起,UNICEF HK聯同醫務衞生局 (前食物及衞生局)和衞生署推動「Say Yes to Breastfeeding」運動,讓哺乳媽媽可以在社區友善環境下持續餵哺母乳。自運動推出以來,已有逾1000個工作間及400個場所獲得「母乳餵哺友善」認證。
為兒童,好開始。
自然育兒網絡自2015年起承辦由衞生署主辦的「母愛蜜語-母乳餵哺朋輩支援計劃」。多年來,項目已培訓超過140位有母乳餵哺經驗的媽媽成為朋輩義工。項目透過不同的形式及途徑,提供面對面、網上或電話服務支援產前媽媽、母乳媽媽及其家人。因應疫情,機構更製作了母乳資訊的影片及簡單易明的圖片,方便大眾透過網上途徑獲得正常母乳資訊。
國際母乳會(香港)是一個由志願者提供支持的組織,旨在為母乳餵養提供母親對母親的支持。我們的志願哺乳輔導們奉獻自己的時間、熱情和訓練有素的母乳餵養知識,每天通過社交媒體、電話和短信與社區互動。
衞生署會舉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來喚起公眾對保護和支持持續餵哺母乳的關注。
相片集
影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