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指引 - 母乳餵哺與工作相容
母乳餵哺對母親及寶寶的好處良多,不容置疑,寶寶多吃一天母乳,對雙方健康就會多一些好處。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後首六個月應以全母乳餵哺,到大約六個月起便逐漸引進適當的固體食物,並持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在職媽媽要做到母乳餵哺與工作相容,確是一項挑戰,若你在產假前準備充足,返回工作崗位亦將不會成為餵哺母乳的障礙。
尋求主管及同事支持
何時表達你的意願?
-
懷孕期間及產假前
跟主管好好溝通,說明母乳餵哺如何重要,以及你重返工作崗位後,繼續餵哺母乳的意願。你需要清楚表達,在工作間擠母乳所需的具體支援,以便管理層為你安排更合適的工作,並把工作間準備好。
-
重回工作崗位後
對主管及同事支持你餵哺母乳表示感激。履行在產假前跟主管定下的工作安排,遵循使用授乳時段、授乳地方及儲存母乳設施的承諾。多與同事溝通,了解他們的憂慮,一起解決問題。
如何與主管溝通你重返工作崗位後繼續餵哺母乳的需要?
- 對主管在工作上的支援,表示感激
-
強調母乳餵哺如何重要以及你決定選擇餵哺母乳
例子:「跟醫生及其他醫護人員商討後,我已決定餵哺母乳,因為母乳能為寶寶提供最天然的營養及保護。此外,醫生告訴我,母乳餵哺能為我及寶寶預防多種疾病。」
-
表達具體需要
例子:「為了可以在上班時繼續餵哺母乳,我有幾項基本需要:
- 彈性授乳時段擠母乳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工作天我需要大概兩次授乳時段,每次約三十分鐘。如需要額外授乳時段,我會利用非辦公時間(例如:開始辦公前、午飯、辦公時間過後);
- 一個設有座椅、桌子、電插座(連接泵奶器)以及具私隱的空間(例如:閒置的會議室或裝有簾子的空間);及
- 保存母乳的雪櫃(茶水間的雪櫃便可)。」
- 彈性授乳時段擠母乳
-
商討可行的工作安排
例子:「我想跟你商量如何準備和找出可行的安排,讓我可在對工作影響最小的情況下,繼續餵哺母乳。」
實用「貼士」及提示
-
獲取家人支持
與伴侶、家人商量你選擇餵哺母乳的決定,尋求他們支持和配合。當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家人可用你擠出來的母乳餵哺孩子。提醒家人留意寶寶的飽餓信號,不要過度餵食。若日間吃得過量,便會減低寶寶在晚上、媽媽回家後,直接吸吮母乳的意欲,媽媽的奶量便可能因此而減少。
-
持續製造母乳,滿足寶寶的需要
母乳是按寶寶需求而製造,愈是勤於餵哺,造奶量亦越多。媽媽按寶寶的需求,以全母乳直接頻密餵哺,有助維持充足的母乳產量。如果你沒法直接餵哺寶寶,便需要有規律地每隔三至四小時擠母乳。學習用手或使用泵奶器擠母乳的技巧,可參考衞生署網頁提供的母乳餵哺資源www.fhs.gov.hk。
-
準備用具:手動或電動泵奶器、奶瓶或奶袋、冰袋及冰種
你必須在重返工作崗位之前,準備好泵和儲存母乳的用具。使用所有用具前,正確地清洗和保持清潔。
-
重返工作崗位前作好準備
熟能生巧,媽媽能熟習擠奶技巧,將遇到的問題亦會愈少。在重返工作崗位前的兩周,你可開始擠奶,並逐步調節擠奶的時間,配合上班時的擠奶次數。你亦可儲備一些母乳,一般而言,儲存寶寶一至兩天所需的母乳已可應付不時之需。
-
平衡工作及母乳餵哺
早上離家前先直接餵哺寶寶,上班時間定時擠母乳,並妥善存放。下班回家後便盡快直接餵哺寶寶,周末及休假時則按寶寶需要、沒有限制地直接餵哺。
-
如我需在上班時較頻密地擠母乳,可怎樣處理?
有些媽媽在返回工作崗位後,需要較頻密和較長的時間來擠母乳,其中一個例子是因為她們尚未適應在一個新環境擠母乳。如遇到這情況,可利用非辦公時間(例如:午飯、辦公前或後的時間)來擠母乳。不過,如果你需要十分頻密地擠母乳,可能是在母乳餵哺上出現問題,例如擠母乳技巧不正確或產奶過多等。你應向醫護人員尋求專業意見,以免影響持續餵哺母乳。
衞生署母乳餵哺資源
如想知道更多母乳餵哺資訊,你可以:
- 瀏覽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的網站 www.fhs.gov.hk:
- 「愛 ‧ 從母乳開始……」小冊子:
http://s.fhs.gov.hk/0zni2 - 母乳餵哺視像資訊:
http://s.fhs.gov.hk/tma8x - 母乳餵哺常見疑問:
http://s.fhs.gov.hk/k3vb6
- 「愛 ‧ 從母乳開始……」小冊子:
- 諮詢醫護人員或母嬰健康院的意見
- 致電衞生署母乳餵哺熱線:3618 7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