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樣才叫遊戲

余啟賢 薯仔爸爸 –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好玩爸媽學堂負責人
資深遊戲工作培訓員

在公園一角,一位爸爸和快到3歲的兒子在拋皮球。兩父子正玩得興起,孩子似乎對皮球着地時發出的低沉聲響十分感興趣,於是不斷將球擲向地面。爸爸看見孩子改變了玩法,並沒有作聲,只是走近孩子,默默地觀察他。

此時,孩子高興地說:「波波!識跳!跳高高!(孩子用力將球擲向地面)」

爸爸回應:「看來很好玩,我也想試試。」

說畢,爸爸接過皮球並用力擲向地面,父子倆聽到皮球着地的聲響,一起大笑起來。周遭的孩子也湊過來想一起玩,小男孩也樂於與他們一起擲球。

對於上文的親子遊戲,你有什麼感覺?是溫馨快樂?還是平平無奇?原來這樣與孩子簡單地玩,已能帶來豐富的成長價值。

簡簡單單去玩,換來滿滿的成長價值

或許你會有疑問,這麼簡單的拋球遊戲,哪來滿滿的成長價值?不妨細看下表,了解遊戲過程中引發了哪些促進孩子發展的成長價值:

拋球遊戲過程的成長價值 – S。P。I。C。E:

Social 社交 與別人分享玩法、一起玩
Physical 體能 用雙手拋球、又用力往地上擲
Intelligence 智力 思考為何擲球着地時會發出聲響?有什麼因果關係?
Creativity 創意 嘗試創造、調整更有趣的玩法
Emotion 情感 感受開心、興奮的情緒,與爸爸及別人分享這份情感

簡單的遊戲,已能成就五大成長價值。要簡單地玩,成人先要不拘泥於一己想法,用心看看孩子的反應,嘗試以開放態度投入他的玩法;這樣,家長漸漸會發現親子遊戲還可以帶來另一些價值,例如提升生活質素和親子關係:

Stress Relief 紓緩壓力 父子倆開懷大笑,拋下生活的煩惱與壓力
Physical Contact 促進親子接觸 父子倆玩得興起時擊掌,享受玩球後牽手回家的溫馨時光
Interest 培養興趣 孩子玩得開心,日後更有興趣玩球,也樂意發掘不同玩法
Create Memory 創造回憶 滿有童趣及歡笑的親子玩樂氛圍,成就難忘而真摰的親子回憶
Enthusiasm 激發熱忱 不用別人強迫,孩子純粹為了更好玩,而努力去擲球、變換玩法,這份內在的動力,就是熱忱的種子

回想自由遊戲的本義

很久很久以前,你我都是小孩,大家都愛玩,也玩得簡單,不求成就;但當我們長大了,似乎對遊戲不再熟悉,與遊戲漸行漸遠。然後,擔當起父母的重任,就似乎更難去玩得簡單。要像上文的爸爸,可以與孩子在自由遊戲 (Free Play) 中引發多方面的成長價值,家長需要從根本着手,重新審視對遊戲的看法,並嘗試從孩子的視角及遊戲的需要出發,方可體驗親子玩樂的美妙和趣味。

美國精神科學者Brown & Vaughan(2009)指出,遊戲應是「自由、自主、自發、即興,甚至可以看起來毫無目的」。玩遊戲時,「學習」並不是首要目的,反而「為玩而玩」才是遊戲的重點,亦是兒童的本性。

家長不妨對照下表,看看自己與孩子的遊戲,哪種成分較多?會不會不經意將「非遊戲」成分添加到遊戲當中?

遊戲是 遊戲不是
自發 為了獎品、討好他人
自我主導、自由發揮 規範多多、處處限制
即興創造 盡是別人安排或計劃
毫無目的,着重過程 目標為本、追求成效

配合孩子的遊戲方式

除了明白遊戲的本義,家長也需要配合孩子的成長步伐來玩,才可以水到渠成,玩得開心。綜合多位認知及心理學家在兒童遊戲分類上的學術分析 (Piaget, 1936; Vygotsky, 1978; Rubin, Watson, & Jambor, 1978),再基於自由遊戲的理念(包括自發、自主、自由選擇、着重過程),初生至4歲孩子的遊戲喜好概括分類如下:

2歲前

功能性、操控性遊戲
  • 無目的地重複動作,以熟習操控身體四肢,並從中得到樂趣
  • 運用手指及雙手進行不同的肢體動作,並從中了解物件或工具的特性
  • 運用雙腳及整個身體來進行力度、速度、平衡、轉向等玩法
孩子愛玩什麼

眼睛與耳朵

  • 定睛細看或追隨物件的走向
  • 探索顏色及色調變化
  • 追隨或聆聽聲音的變化

手指與手臂

  • 抓、握、放、拋、擲、轉、搓、扭、打、拉……

腳與全身

  • 爬、踏、行、走、推、跳、滾……
具體例子:
  • 觀看轉動或顏色轉變的物件或玩意,如:掛起並隨風擺動的顏色紙條或光碟
  • 玩躲貓貓、聽童謠
  • 將毛毛球塞進冰格內
  • 拿起木塊敲打罐子
  • 用衣夾夾在紙張或衣角上

2-4歲

象徵性遊戲
  • 以象徵性的物件來替代真實的事物
  • 假想遊戲中包含十分具體的細節
孩子愛玩什麼
  • 將物件的某些特徵「放大」,想像成另一物件
  • 透過使用物件的方式來模擬另一件物件
具體例子:
  • 拿起紙筒,說:「這個是杯!」
  • 指着膠間尺,說:「這把是劍!」
  • 拿起紙筒,說:「讓我替你聽心跳!」
建構性遊戲
  • 利用物件的本體進行建構,時而簡單、時而複雜
  • 自主決定將物件組合為成品,從建構中進行創作,再從創作中獲得滿足感
孩子愛玩什麼
  • 擺放、組合、拆解、扭動、勾扣、黏合、拼貼等等的玩法
具體例子:
  • 將木塊一塊跟一塊地排成長長的列陣
  • 將衣夾一個一個夾起來,組成一個小矮人

各位爸爸媽媽,齊來重拾童年時遊戲的初心,以孩子的視角及喜好來玩,享受隨心全意的親子自由玩樂時光,重新體驗,即使簡單玩,都可以叫遊戲!

家長如想了解更多能在家中實踐的遊戲點子,以及如何搜集和收納物資,可以參考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出版的書籍:《好玩實用指南 (初生至7歲)

參考資料:

  • Brown, S. L., & Vaughan, C. C. (2009). Play: How it shapes the brain, opens the imagination, and invigorates the soul. Avery.
  • Piaget, J. (1936).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the child. Routledge & Kegan Paul.
  • Rubin, K. H., Watson, K. S., & Jambor, T. W. (1978). Free-play behaviors in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9(2), 534–536. https://doi.org/10.2307/1128725
  •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E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吳幸玲(2018)。兒童遊戲與發展(第三版)。揚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