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觀練習有助更有效的教養

「我也知道不用這麼兇!不應說 …!」

「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我也不想的!我已提醒他多少遍 … 總是再犯 …」

「駡了他,我自己也不開心!… 打了他,我自己也心痛!」

不少家長在管教孩子時,也可能經驗過類似的想法!理性上明白到應該要冷靜一點,温和一點地以正面的方法教養孩子,但當孩子做不到時,不單很自然地會怪責孩子教而不善,亦會自責自己沒有好好控制情緒去有效處理孩子的行為!

卡巴金博士和他的太太 (Jon & Myla Kabat-Zinns ),在他倆寫的書裏,分享了如何運用靜觀 (Mindfulness) 於教養孩子上。或許他們的分享可以給父母一點啟示。

要了解靜觀教養,必先了解靜觀或正念是甚麼。靜觀是指有意識地 (Purposefully) 以一個不加批評 (Non-judgmental) 的心,把注意力 (Attention) 帶回到此時當下 (Present Moment) 的自己,覺察自身 (Self-awareness) 的思想、情緒和身體反應,以一顆潛在的慈心如實地接納自己「當下」的所有反應。

將靜觀運用於教養,父母處理孩子的行為時,不是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和急於處理問題,而是靜下來,以一顆慈心如實地覺察及接納自己的狀態和理解孩子的行為。「如實地覺察」的意思是 : 我注意到自己這些想法、情緒和這樣的身體反應的出現,而嘗試對這些反應不加批判。靜觀教養不是要評論父母的思想、身體和情緒反應的對錯,也不是要教導父母應如何做,而是提醒父母可以選擇把注意力帶回到自己的當下。當這察覺力加強後,心靈便有多點的空間去「觀看」孩子的行為,明白接納孩子行為的「實相」,以一顆慈心「看到和感受到」孩子的需要。當心眼較為清晰時,父母原本擁有的智慧,便能在教導上發揮,父母便會擁有更多的能量和愛與孩子相處。

當孩子呱呱落地時,看着小生命,大部分父母都享受着那種自然的連繫,甜蜜和滿足的感覺,即使孩子哭,父母大都不會批判孩子是刻意的哭來挑戰父母,反而會如實地理解孩子的哭是因為他可能有生理上的需要,如肚子餓、尿片濕了、生病了等等。但當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父母對孩子行為的要求和期望也起了變化。這些要求和期望亦受着父母不同的個人背景、成長經歷和價值觀所影響。

因此,當父母看到五歲的孩子,仍像小嬰兒般大哭大鬧時,父母可能會出現一些想法,如為甚麼他總長不大?他要這樣哭鬧到甚麼時候呢?是否我不懂得教孩子?為什麽我總是控制不了自己?而這些想法又牽引出複雜的情緒如憤怒、悔咎和無助等,身體上的反應如急促的呼吸又自然的湧現。若父母被這些思想、情緒和身體反應所困,父母很可能在教養上更覺吃力。反之,當靜觀教養被慢慢培養出來時,父母會自然地不急於判斷對錯和處理問題,那種擔憂孩子將來會繼續哭鬧和質疑自己不懂得教孩子的情緒自然會減少。當心靈空間寬闊了,父母會較能夠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孩子哭鬧背後的需要和困難,然後運用較大的能量去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以正面的方法教養孩子。

學習靜觀教養,不能紙上談兵,父母需要實際嘗試,而且不是一朝半天便能掌握,也不是魔法,它需要透過靜觀練習一點一滴慢慢培養而來的。

靜觀可從日常生活微小的環節中練習,我們可以先由注意自己的呼吸開始:

  • 任何一刻我們也在呼吸,我們可以將注意力帶到每一個呼吸,只需注意着每一呼和每一吸。
  • 不論我們在哪裡,早上起床、帶孩子上學、在家中清潔地板、到街市買菜、在超級市場輪候付款、離家往工作的路途上、等待交通燈轉訊號時等等,我們也可以把注意帶回呼吸上。這些練習不需要額外的時間,只需要提醒自己記起(remember)!
  •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呼吸外,我們也可以刻意安排每天練習靜觀。三分鐘呼吸空間是其中一個可參考的練習 (見以下延伸閱讀及參考資料)。
  • 靜觀練習需要一顆不批判的慈心,接納自己於練習過程中的不夠堅持、不夠集中和其他一切的不夠,只需要温柔地重新把注意帶回每一呼每一吸!
  • 這樣的練習讓我們慢慢建立與此時當刻的連繫和察覺,有助喚出我們的內在資源和智慧。

靜觀除了可以選擇先由注意呼吸開始,也可透過其他日常的活動練習,例如進食、步行等。靜觀除了提升對身體反應的察覺,也可以練習察覺自己的思想和情緒的反應,以一顆不批判的慈心,更清晰地「看見」自己不同的情緒和慣性的思維等。靜觀是需要持久的練習,像肌肉需要鍛煉一樣。父母可以透過靜觀鍛煉,使在教養孩子上更有力量。

延伸閱讀及參考資料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臨牀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