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執傷感情?處理兄弟姊妹紛爭的技巧

你的子女會否一時融洽相處,一時激烈爭吵?兄弟姊妹間發生爭執十分常見,但若家中幼兒經常爭鬧不休,甚至大打出手,家長難免會感到沮喪、煩躁,也可能會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擔心。

你曾遇過類似的情況嗎?

媽媽看到哥哥和妹妹正玩得融洽,便去打掃房間。數分鐘後,卻聽到哥哥高聲叫喊、妹妹嚎啕大哭,就去看個究竟……原來孩子打架起來。她只知道他們為了一輛玩具車而爭吵,也弄不清事情的始末。如果你是這位家長,你會不會對孩子說以下的話?

一拍兩散︰媽媽氣沖沖地說︰「點解你哋唔可以好好地玩?大家都唔好玩喇!」接着便取走玩具。

主持公道︰媽媽決意找出誰是誰非,見妹妹大哭,便對哥哥說︰「係咪又係你搞喊妹妹?」

「做大」自然要讓「細」︰媽媽認為妹妹年紀小,不明事理,希望哥哥可以多忍讓,便說︰「你做大就唔好咁計較啦,讓下妹妹唔得咩?」

講道理︰媽媽沒考慮孩子的意願,只想到兄妹之間應該要多分享︰「媽媽買個玩具就係想你哋一齊玩,一齊玩先開心嘛。」

這些回應十分常見,卻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對家長的建議聽不入耳之餘,也難以從中學習正面處理爭執的技巧。

其實孩子有時能夠自行解決分歧,所以在他們爭執時,家長可先從旁觀察,不用急於介入。不過,若孩子的情緒反應開始變得激烈(例如尖叫、嚎哭),或出現攻擊性的行為(例如扔東西、打人,或以言語辱駡對方),家長宜即時介入,避免情況惡化下去。介入有不同程度,家長可因應情況,給予口頭提示、警告、以至出手制止。

想助孩子處理分歧同時促進他們的關係,家長可以參考以下步驟︰

  1. 停一停、降降溫︰當兄弟姊妹吵得「火紅火綠」時,家長可先將他們隔開,避免雙方爭吵繼續升溫。家長要避免在孩子情緒最激烈的時候評論事件。如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憤怒、沮喪),宜先讓自己平復下來,例如深呼吸數下或喝杯水,再助孩子處理紛爭。家長冷靜地處理孩子的爭執時,孩子亦會從你的示範中學到管理情緒的技巧,有助他們日後用相似的方法處理分歧。

    細心觀察、表達關注︰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並表達關注,可使孩子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不用急於判斷誰對誰錯,只需單純、不帶批判地描述孩子的感受。如孩子未懂表達自己,家長可從孩子的角度說出他們的感受。協助孩子表達感受既有助緩解情緒,亦可讓他們了解對方的感受。在表達理解的同時,試試溫柔地隔開他們,給予空間讓他們平靜下來。就上述例子,媽媽可以對哥哥說︰「你唔開心妹妹攞走咗件玩具。」另一邊跟妹妹說︰「妹妹見到哥哥玩,就衝去哥哥度,似乎妹妹都好想玩件玩具。」

  2. 為行為設限︰接下來,家長可指出哪些行為是不恰當的,並描述此行為的負面影響,例如對哥哥說︰「你出手打妹妹係唔啱嘅,妹妹可能會受傷。」也要引導妹妹︰「你搶哥哥嘅玩具都係唔啱嘅,佢好唔開心。」
  3. 共同解難︰孩子知道犯錯後,家長宜就理想的行為提供引導,也可慢慢引導孩子就紛爭制定解決方法。按照孩子的能力,家長可提議兩至三項可行的方法,例如教妹妹︰「下次你可以問哥哥可唔可以一齊玩,或者問吓哥哥可唔可以交換玩具玩。」如孩子已可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可與他們一起想辦法,例如問哥哥︰「不如我哋一齊諗吓,下次妹妹又想玩你手上嘅玩具,可以點做?」

    若孩子提出了雙方都能接受的處理方法,家長應立刻表示讚許。有時在爭執過後不一定還有問題要解決,家長也可鼓勵孩子以說話或行動修補關係,例如擁抱、撫摸一下剛才打到對方的位置、給對方遞上玩具等來致歉或安慰對方。

在介入時,家長也須考慮孩子的年齡及能力。如孩子較年幼,家長可能需要親身示範如何回應及主動提出建議。隨着子女成長,家長可作適當的引導,例如透過討論及提問,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找出合適的處理方案來化解爭執。處理孩子之間的糾紛有時頗考驗家長的耐性和急智,但對促進他們的社交情緒發展很重要,也有助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

想了解更多正面回應孩子情緒的技巧,家長可以參考與「情緒導航」相關的短片和單張;你也可閱讀其他與社交情緒發展相關的資訊:

  1. 「情緒導航」 - 視像資訊及單張
  2. 親職系列11 —— 交朋友
  3. 孩子搶玩具和打人,應怎樣處理呢?
  4. 社交情緒發展相關單張專頁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生鄧綺汶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