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一點通」親子e-雜誌專業人士系列

親子e-雜誌的內容是根據出版時的資料編寫,當中的其他資料連結於日後或有機會出現未能連接的情況,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2023

貼心照顧有助孩子發展自我調節能力

16/08/2023

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是指監察及管理自己的專注、思想、情感和行為以達成目標的能力。很多重要技能,如面對困難或挫折、遵守規矩或解決問題等,都涉及自我調節,而這種能力與大腦中被統稱為執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s)的認知過程息息相關。自我調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但每個人都有發展相關能力的潛能。這能力在孩子出生首年開始發展,直至少年和成年初期才成熟。

閱讀全文

接種流感疫苗非常重要

05/05/2023

香港已進入流感季節。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本地整體季節性流感活動持續增加。由於香港繼續面臨 COVID-19 大流行的挑戰,流感病毒和 SARS-CoV-2 病毒可能同時傳播;因此,為保護醫療保健系統免於不堪負荷,接種流感疫苗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2022

小天使走了 –– 支援失胎父母走過哀傷歷程

11/04/2022

根據衞生署的資料顯示,2018-2020年間,每年均有過百宗胎兒死亡個案,亦有近15,000宗流產。為回應失胎父母的困難,政府於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研究,並於2019年落實增加流產胎安放設施。除了改善安葬設施外,對於流產家庭的需要,特別是準父母面對失胎的心理狀態,也需要更多的關注。因此,本服務特別邀請從事生死教育和哀傷輔導工作及培訓多年的田芳女士為我們撰文,分享她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文末亦附上一些相關的社區資源,讓醫護人員及其他專業人士提供予需要專業介入的失胎家庭。

閱讀全文

2021

支援兒童早期社交情緒的健康發展

18/11/2021

嬰兒從出生開始便會尋求與人建立情感上的聯繫。當照顧者以愛和關懷備至地回應嬰兒的需要時,例如當母親留意到嬰兒的肚餓信號後便立刻餵哺,他們的聯繫也會同時加深。照顧者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注、理解和貼心照顧會為親子之間的情感聯繫建立基礎,亦會促進孩子的社交情緒發展。孩子與照顧者建立了親密互信的關係後,便有更大的信心和安全感去探索這個世界。

閱讀全文

促進父母產後情緒健康

11/06/2021

無論是否初為人父母,嬰兒初生的日子都會讓家長感到挑戰重重。在香港,約有10%的母親和5%的父親會患上產後抑鬱。一項統合分析(meta-analysis)顯示,父親的產後抑鬱與母親的抑鬱徵狀呈正面和中度的關係。如果沒有適切的介入,產後抑鬱會對家長自身、嬰兒健康發展以及家庭關係構成負面影響。為了讓初生嬰兒健康成長,除了提升家長的育兒能力,回應父母的心理需要亦同樣重要。本文旨在為專業人士就協助有產後情緒問題的家長提供一些「貼士」。

閱讀全文

2020

當孩子的屏幕時間避無可避,如何協助家長自處?

09/06/2020

電子屏幕產品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漸漸成為兒童學習的常用媒介。孩子因着各種原因接觸到不同類型的電子產品,無論是為了滿足在家學習的需要、與親友透過視像來保持連繫、或協助孩子打發時間,屏幕時間都難免大幅增加。國際研究已肯定,過量進行這類靜態的「屏幕時間」活動,會對兒童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全球各地的衞生組織都建議限制兒童使用屏幕產品。本港衞生署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提醒家長兩至五歲孩子的靜態電子屏幕時間每天不應多於一小時;除了在家長陪伴下使用視像通訊,兩歲以下的幼兒更應避免接觸任何屏幕產品。

閱讀全文

協助幼兒應對壓力事件

21/01/2020

生活在節奏急促多變的都市,壓力可說是生活中無可避免的一環,即使幼兒未能完全理解周遭發生的事,他們也會受到影響。雖然家長可減少孩子接觸壓力事件來減低他們受到負面的影響,但實際上,以過去的幾個月持續不斷的社會紛擾為例,孩子難免會接觸到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他們可能不經意地目睹新聞片段,或聽到親友甚至路人討論以至爭拗相關的事情;孩子的日常規律可能因社會事件而受影響。若他們的家長因為社會運動而深受困擾,孩子的情緒或行為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當孩子問及相關的新聞、表示擔心或害怕、或在遊戲中重演與事件相關的情節時,家長往往感到擔憂和不知如何應對。作為兒童服務的專業人士,家長或會尋求你的建議以協助孩子應對壓力事件。

閱讀全文

2019

為兒童健康向商業推廣說不

17/04/2019

配方奶近年成為增長最快的食物商品之一。根據2015年本地廣告數據,針對3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配方奶廣告開支就高達28億元。以母乳餵哺初生嬰兒及約六個月大逐漸加入富營養的食物,一直是餵哺嬰幼兒的標準,但配方奶的推廣攻勢卻削弱了這地位。

閱讀全文

2018

引入固體食物:用匙羮餵食?讓嬰兒自己吃?

07/09/2018

近年來,英國、新西蘭和澳洲興起嬰兒主導的斷奶方式(BLW),為嬰兒引入固體食物。在香港亦有一些家長採用這個方法。

閱讀全文

有關與嬰兒同睡的爭論

14/06/2018

醫護人員不時遇到家長苦思有關嬰兒睡眠的安排。寶寶應睡在嬰兒牀或是與家長睡在一起?兩者有何利弊?醫護人員作出建議時,如何在科學實證與家長需要之間取得平衡?

閱讀全文

閱讀有助連繫

09/02/2018

大量早期兒童腦部發育的科學研究,發現兒童幼年的經歷對學習、健康以至生命歷程,影響深遠。 其中重要的幼年經歷是閱讀,能刺激兒童腦部發育,增進親子關係,從而建立終生受用的語言、讀寫和社交情緒技能。近代神經科學知識一日千里,有助「讀寫萌發」的計劃於是紛紛成立,研究結果顯示這些計劃對親子關係、兒童語言發展及後期的閱讀、學業皆有正面的影響。

閱讀全文

2017

幼兒的情緒發展(下):3至6歲

30/06/2017

情緒發展包括辨識和明白自己的感受、準確地解讀和理解他人的情緒、對人產生同理心、表達和處理情緒、自我調整行為及建立人際關係。在這個階段,家長和從事與幼兒相關的專業人員需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和自我調節能力,鼓勵他們與人交往。與此同時,亦須加強幼兒的同理心、解讀、理解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閱讀全文

幼兒的情緒發展(上):從零至兩歲

24/03/2017

早在嬰兒期,我們的情緒和感受已開始出現。健康的情緒發展取決於生理構造及人際環境因素,而與照顧者的關係是重要的人際環境因素。從事幼兒及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需要細心留意兒童的情緒需要,並對有可能危害他們情緒發展的元素作出警惕。

閱讀全文

2016

靜觀知多點

30/12/2016

近年,靜觀 (Mindfulness) 在臨床醫療及精神健康領域上的應用備受關注,而其應用也甚為廣泛,包括教養孩子。究竟靜觀是甚麼?靜觀有甚麼科研基礎?在腦內如何產生作用?有甚麼練習可以初嘗靜觀?

閱讀全文

兒童的語音發展

29/07/2016

語音是指透過構音器官的協調所產生的不同聲音,是一種口語表達的方法。語言是指由社會共同訂立的規則去制定的一套溝通符號系統,例如英語和粵語。構音障礙是指說話時未能發出正確的語音,它與語言障礙並不相同,後者是指語言理解能力或者/和表達能力的缺損。構音問題是其中一種常見的兒童發展問題,很多家長都會疑惑小朋友的發音問題會不會隨着年齡增長而能夠自我糾正,或小朋友甚麼時候需要接受言語治療。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首先要認識一下兒童的語音發展過程。

閱讀全文

幼兒吃得夠營養嗎?

30/05/2016

不論你是醫護人員、社工、從事家長教育還是幼兒教育工作,相信大家在工作崗位上,都常遇到幼兒家長或照顧者跟我們分享幼兒的飲食習慣。作為專業人士,我們可以如何建議家長為幼兒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本文會介紹一些可靠而實用的幼兒健康飲食小貼士供大家與家長及照顧者分享。

閱讀全文

支持在工作間及公共場所餵哺母乳

29/02/2016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嬰兒出生最初六個月全吃母乳,約到六個月大,應逐漸添加固體食物滿足嬰幼兒的營養需要,並持續餵哺母乳至兩歲或以上。

閱讀全文

2015

食物敏感

30/10/2015

食物敏感(Food Allergy)是指正常無害的食物進入身體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把食物中的一些物質當成入侵的病原,繼而產生抗體及引發免疫反應1。這些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便會帶來了身體不適及危險。

閱讀全文

培育孩子 – 從夫婦關係開始

10/07/2015

家長都會花許多心力時間去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因為他們明白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重要。可是,相比親子關係,父母之間存在良好的夫婦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實在是過之而無不及。研究資料顯示,從幼童時期開始,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賴父母之間良好的關係。

閱讀全文

從科學看兒童早期發展 (下)

10/04/2015

上文提及科學研究顯示兒童腦部發育不單有時有序、循序漸進,而且必須得到早期環境的配合,其中照顧者與嬰幼兒猶如接發球般的持續互動,就是有助兒童腦部發育的最佳因素。

閱讀全文

從科學看兒童早期發展 (上)

30/01/2015

腦神經科學、遺傳學及有關人類發展和行為的研究皆證實,兒童早期發展─特別是由胎兒開始形成到學前期間的早期腦部發育,為他們未來的發展立下一個重要的基礎。

閱讀全文

2014

提升公眾關注,支援社會上有發展障礙的兒童

22/07/2014

兒童發展障礙泛指有肢體、學習、溝通、情緒和行為障礙的兒童。出現發展障礙的兒童數目越來越多,這極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支援。美國最近的一項 全國性調查指出,在過去十二年間,發展障礙的患病率從12.84%上升至15.04%。這可能與臨床診斷有所改善,家長及社會對這個問題有更多的認識有關。

閱讀全文

嬰幼兒睡眠與入睡條件 (Sleep Association)

01/01/2014

為何嬰幼兒常於半夜醒來?半夜醒來是否代表睡眠有問題?為甚麼有些嬰幼兒於晚間醒來後不能自行入睡並要依賴父母哄他才能再睡?入睡條件〔sleep association〕是甚麼?它怎樣使夜間醒來的情況持續?如何處理嬰幼兒的睡眠及夜間醒來的問題?

閱讀全文

2013

兒童與電子螢幕產品

03/10/2013

電子螢幕產品的湧現使它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由電視、電子遊戲機、電腦,到智能手提電話及平板電腦,因成人的原故,小孩都輕易地接觸到這些產品。當很多人都認為小孩透過電子螢幕學習是想當然的大趨勢,我們有沒有考慮到這些產品怎樣影響他們呢?

閱讀全文

兒童家居安全-初生至五歲

05/07/2013

意外是導致兒童傷殘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地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報告 (2013)顯示,在2008-09年238個向死因裁判官呈報的個案中,9.7%的兒童是死於意外,當中有四成是在家居發生。五歲以下兒童占三成,其死因包括跌墮、中毒及懸吊。衞生署2008年的意外損傷統計調查顯示,與其他年齡組別相比,零至四歲小童在期間曾經歷三宗或以上損傷事件的百分比最高(12.4%)。

閱讀全文

幼兒課堂上的學習表現

02/04/2013

兩歲後,孩子便會開始上幼稚園學習及與其他孩子相處。孩子除了要適應一個新環境和面對各種學習上的挑戰之外,成長發展中的個別差異可能會引起家長和教師的擔心和憂慮。今期我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料給大家參考。

閱讀全文

替孩子引進固體食物 - 從小培養良好飲食行為

02/01/2013

由單純吃奶過渡至像成人般飲食(即6至24個月)的過程中,寶寶同時也在發展自行進食的技巧。這階段的幼兒,開始在各方面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權,包括在進食這範疇。家長和照顧者若瞭解孩子進食時的表現和行為,能幫助他們掌握合適的餵養方法,對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起著關鍵作用。

閱讀全文

2012

替孩子引進固體食物 - 齊來起步吧!

28/09/2012

6個月以上的嬰兒,僅靠母乳餵養已不能滿足他們的營養需求。同時,嬰兒在約6個月時的吞嚥能力亦發展到能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所以,父母及照顧者需要在這時為他們引進奶以外的其他食品,協助孩子從單純吸吮奶逐漸過渡至24個月時能像成人般飲食。

閱讀全文

愛 - 從母乳開始

29/06/2012

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糧,寶寶吃母乳多一天,為他和媽媽的健康帶來的好處就會多一些。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最初6個月全吃母乳,約到6個月大,便可逐漸引進固體食物,並繼續餵哺母乳至2歲或以上。

閱讀全文

培育孩子發展 (3-6歲)

31/03/2012

這個階段的孩子應已經上幼兒/幼稚園了,很多家長在這時候都會緊張孩子學習的情況,並希望孩子樣樣皆能。其實培育孩子全面發展殊不容易,先天的因素固然決定孩子的潛能,家庭及學校的適切培育,對孩子的全人發展及學習亦有重大的影響。幼兒工作者若對兒童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不但讓他們更瞭解孩子的特性,亦有助他們向家長提供適當 的指引,讓孩子發揮潛能及更快樂地成長!

閱讀全文

2011

培育孩子的發展(0-3歲)

30/12/2011

孩子的發展一是個持續的過程,有既定的先後次序。不過,每個小孩都是獨特的,有著各自的發展步伐。先天因素影響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後天的環境則影響孩子的學習、社交和情緒發展,兩者都同樣重要。

閱讀全文

如何照顧初生至六個月的嬰幼兒

31/10/2011

嬰兒容易染病和受到傷害,因此,正確照顧嬰兒是一個重要課題。今期,我們會為大家送上關於這課題的資訊,希望你會覺得內容豐富又實用!

閱讀全文